回顾人民政协75年发展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人民政协的建立、巩固、发展史,就是一部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的历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回顾人民政协75年发展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人民政协的建立、巩固、发展史,就是一部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的历史。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这一基本政治制度框架下,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是人民政协全部理论和实践始终贯穿的一根红线,也是人民政协制度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定性。深刻理解和把握坚持三者有机结合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要求,对于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把人民政协制度坚持好、把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共同谱写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壮美华章,具有重要意义。
一、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人民政协制度的建立和巩固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进行的伟大创造。”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无产阶级的力量相对弱小,为了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中国共产党创造并坚持了无产阶级与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统一战线,为革命取得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响应中国共产党召开新政协、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共同组建了人民政协。人民政协是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的产物。人民政协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不仅在思想上政治上,而且在组织上形成了坚强的团结,使统一战线组织与人民民主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这标志着100多年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运动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胜利,标志着爱国统一战线和全国人民大团结在组织上完全形成,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对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权作了明确规定。在人民政协成立后的第一个五年中,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依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认真履行职责,卓有成效地开展各项工作,对团结、动员全国各族人民和一切爱国力量,巩固新生人民政权,反对国内外敌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实行社会改革,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人民政协作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机构、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在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推动各种社会力量为实现国家总任务而奋斗、活跃国家政治生活、调整统一战线内部关系、扩大国际交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进新中国各项建设贡献了力量。
1954年12月19日,在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前,毛泽东同志召集座谈会,发表了《关于政协的性质和任务》的谈话,明确指出:“通过政协容纳许多人来商量事情很需要。”“人民代表大会是权力机关,有了人大,并不妨碍我们成立政协进行政治协商。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的领导人物一起来协商新中国的大事非常重要。宪法草案就是经过协商讨论使得它更为完备的。”强调:“政协不能搞成国家机关”,“政协不仅是人民团体,而且是各党派的协商机关,是党派性的机关”。这篇谈话指出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后,人民政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定下了基调。同月,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对人民政协的性质、职能、任务及基本组织原则作了规定,明确人民政协以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为基础组成。
1956年,毛泽东同志在召集工商界人士谈话时指出,我们政府的性格,你们也都摸熟了,是跟人民商量办事的,可以叫它是个商量政府。1956年4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以苏联为鉴戒,全面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十大关系。在党与非党的关系方面,首次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他说: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还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同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又明确提出:“必须按照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继续加强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合作,并且充分发挥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各级政协机构的作用。”这从根本上解决了民主党派的发展前途问题,确立了社会主义条件下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格局。
“文化大革命”中,政协工作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全国政协机关于1966年8月30日零点起暂停办公,全国1000多个地方政协组织也相继停止活动。针对这些情况,毛泽东同志多次指示政协还是要的,民主党派还是要的。周恩来同志指示要保护政协机关,对各界爱国人士要执行党的政策,要坚持“我们历来主张的民主协商精神”,坚持党的统一战线政策。
二、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人民政协制度进一步巩固和完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进一步明确人民政协的性质、任务、主题、职能,推动人民政协性质和作用载入宪法,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人民政协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努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1980年8月、9月,邓小平同志在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和政协章程修改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对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和任务等作了科学概括,明确指出,人民政协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的重要组织,也是我国政治体制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实行互相监督的重要形式。今后人民政协要广泛联系各界人士,充分发挥民主协商和监督的作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台湾归回祖国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事业中发挥更重大的作用。邓小平还强调,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个特点和优点”,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序言部分强调继续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明确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在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对外友好活动中,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团结的斗争中,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人民政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提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推动了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江泽民同志指出:“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就是要在共同目标之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全国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最广泛的团结。”强调“人民政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性质的集中体现,是人民政协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根据,是人民政协继往开来的方向和使命”。
1989年12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强调“我国的多党合作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明确“人民政协是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也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人民政协应当成为各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界代表人物团结合作、参政议政的重要场所”。1992年,党的十四大把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列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1993年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增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的表述。1994年政协全国委员会修改政协章程,增加“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的表述;增加参政议政职能,明确参政议政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拓展和延伸。1995年1月,中共中央转发《政协全国委员会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定》。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纳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强调“继续推进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范化、制度化,使之成为党团结各界的重要渠道”。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新世纪新阶段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新的重要部署,把人民政协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阐明了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形式,即“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2004年,政协全国委员会对政协章程进行修订,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人民政协的指导思想写入政协章程,从根本上保证了政协工作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2006年2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指出,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大团结大联合的组织。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人民政协的领导,支持人民政协依照章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
三、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人民政协制度迎来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新时代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的重要论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对我国统一战线工作作出新部署,在实践中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概括为“十二个必须”,其中特别强调必须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重要法宝作用,必须解决好人心和力量问题,必须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必须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必须加强党对统战工作的全面领导等。“十二个必须”涵盖统一战线地位作用、本质要求、工作方针、任务重点、领导力量等基本问题,是党的统一战线百年发展史的智慧结晶,是新时代统战工作的根本指针。
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战略高度,就人民政协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在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人民政协、怎样建设人民政协的重大课题,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其中同样特别强调加强党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领导、准确把握人民政协性质定位、发挥好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坚持和完善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广泛凝聚人心和力量等。习近平总书记这些重要论述,凝结着对人民政协工作规律的深邃思考和深刻把握,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守正创新、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实践品格,构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二)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的实践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印发了一系列重要法规文件,对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发挥人民政协作为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的效能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为统一战线、人民政协工作的首要原则,明确了党在统一战线工作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地位,强调人民政协要发挥统一战线组织功能,明确人民政协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推动人民政协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强调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强调,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完善人民政协制度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人民政协工作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把协商民主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完善协商议政内容和形式,着力增进共识、促进团结”。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出全面部署,明确要求“发挥人民政协作为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的效能,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水平,更好凝聚共识。完善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制度,丰富协商形式,健全协商规则,优化界别设置,健全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的程序机制”。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建设,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独特优势,提高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水平”。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党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完善民主党派中央对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实施专项监督、直接向中共中央提出建议等制度,加强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制度建设,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形成中国特色协商民主体系”。党的二十大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作出部署,强调全面发展协商民主,要求“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作出部署,提出健全协商民主机制,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健全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的机制,加强人民政协反映社情民意、联系群众、服务人民机制建设,完善人民政协民主监督机制。
党中央印发的一系列重要法规文件,从组织体系、制度机制上确保了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在人民政协的贯彻落实。党中央定期研究政协工作,听取全国政协党组工作汇报,研究并批准政协年度协商计划、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政协全体会议等事项,把政协工作纳入党中央总体工作部署;完善党在政协的领导机制,明确规定全国政协党组肩负实现党对人民政协领导的重大政治责任,全国政协机关党组接受全国政协党组领导,在全国政协各个专门委员会分别设立分党组并接受全国政协党组领导等。
(三)人民政协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不断开拓工作新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政协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人民政协性质定位,紧扣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积极投身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凝心聚力,开拓了人民政协工作新局面。
——落实党对人民政协工作全面领导的制度。全国政协认真落实中办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推进政协党的各项建设,实现党的组织对党员委员的全覆盖、党的工作对政协委员的全覆盖,以党建强政治、带队伍、促履职、增团结。制定落实党对人民政协工作全面领导的制度,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贯彻落实的督查机制,完善常委会工作报告、年度协商计划、政治决议等重大事项向党中央请示报告机制,完善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主导的学习体系。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全国政协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座谈会制度、主席会议成员务虚会制度。十四届全国政协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统揽政协工作的总纲,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各方面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化、内化、转化工作,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到人民政协履职实践中。
——坚持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调研议政。全国政协把推进专门协商机构建设作为一项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逐步形成以全体会议为龙头,以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和专题协商会为重点,以双周协商座谈会、远程协商会、对口协商会、提案办理协商会等为常态的协商议政格局,进一步拓展了协商的深度和广度。十四届全国政协紧紧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发展中重大现实问题等,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协商议政、民主监督,更好服务党和国家科学决策、有效施策。比如,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等议题,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双周协商座谈会等,委员们在会上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研究分析有“靶向性”,建言资政有“含金量”,为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全国政协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健全从党内到党外、从委员到界别群众的凝聚共识工作格局,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注重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引领共识,并在自我学习自我教育中增进共识,同时注重面向社会传播共识,宣传政策、解疑释惑。十四届全国政协和政协机关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履职工作的中心环节,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比如,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实行中国新型政党制度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作用,有关专门委员会同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开展联合调研、联办协商活动;开展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政协履职的独特魅力与成效。
经过75年的奋斗实践,人民政协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归结为一点,就是“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各民主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是成立政协时的初心所在,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面对当今世界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新形势下统战工作,必须掌握规律、坚持原则、讲究方法,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发展壮大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方式。发展协商民主,能够广泛听取和吸收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广泛凝聚共识;同时,通过深度协商互动,使各界群众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丰富民主形式,畅通民主渠道,有效组织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共商国是,推动实现广泛有效的人民民主,把各界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有效实现党的领导,壮大爱国统一战线。人民政协因团结而生,因团结而兴,通过协商形成共识、凝聚智慧和力量。围绕中心大局履职尽责,是人民政协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的具体实践。正是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人民政协在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探索改革路、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上深刻阐明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人民政协在协商中促进广泛团结、推进多党合作、实践人民民主,既秉承历史传统,又反映时代特征,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的特点和优势”。人民政协要发挥好这些特点优势,在服务中心大局中坚持“三个有机结合”,以“三个有机结合”推进人民政协事业。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在新时代新征程,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工作面临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积极探索三者有机结合的方式途径,把人民政协制度坚持好,把统一战线的优势发挥好。
上一篇: 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人民政协制度的创立、完善及发展
下一篇: 已经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