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政协
当前位置:首页 >委员履职 >社情民意

2025年第94期:小剧场赋能大南门 推动“流量”变“留量”

信息来源:调研科    发布日期:2025-05-15    被阅览数:13

社情民意


2025年第94期


安庆市政协调研室                          2025年5月15日


小剧场赋能大南门  推动“流量”变“留量”

    民革安庆市委会反映,大南门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我市“十四五”期间重点打造的文旅新地标,在2025五一假期正式开街首日即实现10万人次客流量,充分展现了其文化吸引力与旅游市场潜力。然而,当前文旅消费已从单一观光向深度体验转型,如何将“流量”转化为“留量”,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合肥街依托狭剧场、原创音乐基地等文化空间,通过话剧、音乐剧、非遗展演等多元形式,将街区日均客流量稳定在3万人次以上,为我市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为此,建议:借鉴合肥街通过小剧场模式激活街区活力的成功经验,结合安庆本地文化特色,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通过小剧场模式实现“文化场景化、场景消费化”,既能有效提升游客重游率,又可推动安庆从“过境地”向“目的地”升级。

一、以历史剧场为核心,打造文化深度体验载体。一是红色主题沉浸式戏剧。围绕陈独秀、陈延年、陈乔年等历史人物故事,结合街区内的“二陈读书处”、英王府等实景资源,创作《觉醒年代》延伸剧目,通过角色互动、场景还原等形式增强游客代入感。二是非遗活化展演。依托黄梅戏艺术陈列、桐城派文化等资源,创新编排黄梅戏经典片段情景剧,结合街区古戏台打造常态化演出,并融入“不倒翁互动”“戏曲快闪”等年轻化表达。三是工业记忆主题剧场。利用安庆内军械所遗址、安庆近代城市记忆馆等空间,开发工业历史题材的实景剧本杀或光影秀,演出我市首部汽车工业题材话剧《大江有声》,形成“观演+探索”的复合体验。

二、构建“小剧场+”生态,延伸文旅消费链条。一是空间联动运营。在剧场周边布局安庆老字号餐饮、非遗手工作坊及“安庆有礼”文创旗舰店,推出“观剧+美食套票”“剧本杀+定制文创”等组合产品,延长游客停留时间。二是夜间经济赋能。结合已形成口碑的无人机表演、灯光秀等夜游项目,增设晚间历史主题微剧场,开发“夜宿博物馆”“江畔沉浸式茶叙”等特色产品,打造长三角区域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三是智慧化服务支撑。借鉴合肥街“线上线下融合传播”经验,利用街区已建成的VR展陈技术基础,开发“AR导览剧场”小程序,实现剧目预约、角色换装、虚拟场景交互等功能,提升年轻客群参与度。

三、创新合作机制,激活市场化运营活力。一是引入专业演艺团队。与长三角“小剧场联盟”对接,吸引合肥狭剧场、南京紫阳街小剧场等成熟运营方驻场合作,通过剧目巡演、人才培训降低本地原创内容开发成本。二是培育在地文化IP联合安庆师范大学、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等高校,孵化“大南门剧场工坊”,定期举办大学生戏剧节、历史剧本创作大赛等活动,培育兼具本土特色与市场号召力的原创IP三是政策配套支持。建议文旅部门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对街区夜间剧场的水电气费用给予补贴,对首演剧目、跨界合作项目提供创作奖励,同时优化周边停车场、公交接驳等配套设施。

上一篇: 已经没有了

下一篇: 2025年第87期:关于优化公交语音播报系统 助力城市形象提升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