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深山22年,一心扑在乡村教育教学一线,研究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创新融合应用;创办亲子网站“彩虹桥”,为大山里的留守儿童和在外务工的家长架起“连心桥”……近日,政协江淮行采访团来到荣获“全国首届优秀委员工作室”称号的龙鹏飞委员工作室,追溯他和留守儿童一起度过的8000多个日日夜夜。
感恩老师 扎根深山传播知识
1999年9月,刚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的龙鹏飞回到了自己当年上学的地方——安庆市罗岭镇最边远的一所学校。
“可能很多人不理解,好不容易有机会走出深山,为啥又回来?”龙鹏飞有自己的理由,他早先的求学经历让其感同身受,“农村教育太难了,越偏远的地区,师资等各方面的力量越薄弱。”龙鹏飞至今还记得当年破旧的校舍,修修补补又再用的课桌椅,“但就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的老师依然无怨无悔地坚守在教育的第一线,把知识灌输给我们,陪着我们一起成长。”
“安庆市一位教育界老前辈曾经送给我一句话——人生当为奉献来。”龙鹏飞告诉记者,这句话就像一颗种子,深深扎根在他心里,然后发芽、慢慢长大。因此,师范毕业后,他义无反顾地回到出发的地方,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给农村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当时的学校条件依然很艰苦,在龙鹏飞的印象中,学校里唯一一台老式的折射投影仪就是最先进的教学设备了。为了给学生们展示新的授课方式,提升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龙鹏飞一下课就在捣鼓这台机器,研究如何配合课堂教学。功夫不负有心人,龙鹏飞开创的新课堂教学方式很快就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其教授的数学科目成绩也噌噌往上涨。
关注留守儿童 创办亲子网站
随着技术的更新换代,龙鹏飞的课堂教学越发活泼,他的数学课也成了学生们最喜欢的科目。但在课堂之外,他也发现学生中的留守儿童问题。据悉,罗岭中心学校留守儿童人数600余人,占全镇学生的60%左右。“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亲情缺失,家庭教育弱化,其生活质量、生理和心理健康状况、成长环境需给予更多关注。”
2011年3月,龙鹏飞在上海进修期间,目睹了互联网与教育教学融合后的样子,于是想把开放、包容、创新的互联网引进农村课堂,让互联网成为留守儿童和在外务工家长沟通的桥梁。由于没有启动资金,在那个月收入不到千元的年代,龙鹏飞硬是从工资里省吃俭用挤出了600元购买了网络程序服务,创办最初的网站。没有专业的网站编辑,他就自学视频剪辑、图片编辑,拍摄、剪辑、上传、维护……“最初的那段时间,几乎每天忙到深夜。”回忆起当年一个人打拼一个网站的日子,龙鹏飞感叹既苦涩又充满欣喜。
在龙鹏飞反复摸索、不懈努力下,一个名为“彩虹桥”的亲子网站诞生了。在这个网站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人主页,成长中的点滴以时间线的方式呈现,利用网络图片、视频以及文字向父母汇报。“比如,孩子成绩进步了,孩子唱了一首很好听的歌,孩子写了一篇很不错的作文……甚至,孩子今天因一件小事露出了笑脸,等等。都可以通过网站平台,全方位地展现给家长。”龙鹏飞告诉记者,在外务工的家长们可以通过网站随时查看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并及时留言或通过打电话、写信等方式给孩子们正向激励。
新颖的交流方式受到众多学生和家长的欢迎,龙鹏飞随后又在学校的支持下,联合各班主任成立“班主联盟”,将这一成果进一步推广。紧接着,龙鹏飞成为了一名政协委员,并组建了龙鹏飞委员工作室。“依托委员工作室这一平台,在宜秀区政协以及当地教育部门的支持下,全镇一千余名学生很快就纳入了‘彩虹桥’系统,实现家校共育全覆盖。”截至目前,“彩虹桥”受益学生累计已达2000多人。
受益“彩虹桥” 反哺关爱留守儿童
结合外出团队培训的契机,龙鹏飞委员工作室在安庆市宜秀区教体局的支持下,发动组建“未来教育小组”,牵头成立了“宜秀怡阅”读书会,并通过“田野冲锋号”微信平台,组织原创教育实践文章,分享教育实践经验。随后,龙鹏飞委员工作室又与安庆市级名师工作室、省级首席教师工作室开展跨地域合作,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教研、小学数学教研共同体建设进行了融合,推动区域学科教研活动高质量开展,激发边远乡镇青年教师成长热情。
“依托委员工作室平台,罗岭中心学校还与安庆师范大学达成长期合作的艺术支教方案,为边远村小带来了长期的音乐、美术课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周三艺术日’活动。”提起与安庆师范大学的合作,龙鹏飞很激动,“这个项目就是因‘彩虹桥’受益的学生,进入大学后,通过大学社团活动演化而来的。”
据悉,早年因“彩虹桥”受益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考进了大学。“学成之后,他们又纷纷通过支教等方式回到罗岭中心学校,继续传承这份坚持与爱心。”龙鹏飞告诉记者,除了与安庆师范的合作,该校还与湖南等地的大学达成了教学合作计划,“都是当年因‘彩虹桥’受益的学生促成的。”在他们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大学生志愿者也纷纷加入到关爱留守儿童的队伍中。利用网络精准指导,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知识点讲解并录制成视频,上传到“彩虹桥”网站,学生们可以根据所需反复观看,还能及时练习巩固。
(转自安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