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人民政协充分发挥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征程上谱写了新的篇章。
大道之行,壮阔无垠;大道如砥,行者无疆。
今年是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7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政协积极投身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探索改革路、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走过了光辉的历程,建立了历史的功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人民政协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锚定新方位新使命,充分发挥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建言资政、凝聚共识、汇集力量、服务大局,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征程上谱写了新的篇章。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把牢正确政治方向
北京,西城区太平桥大街23号,沐浴在晨风中的全国政协礼堂庄严雄伟。
这座建于1954年的新中国早期重要建筑,经过时代风雨的洗礼,风采依然。她是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场所,也见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人民政协走过的光辉历程。
礼堂大门正上方高悬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徽,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会徽上一颗五角星鲜红夺目,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齿轮和麦穗象征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四面红旗和缎带象征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的大团结大联合……
“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75年砥砺奋进,人民政协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包括各民主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是成立政协时的初心所在,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加强党对人民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
2013年1月1日,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后,习近平首次来到全国政协礼堂出席新年茶话会,与各界人士代表欢聚一堂。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他引用毛泽东同志的诗句“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勉励人民政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连续12年,同一地点,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人民政协事业,委员们近距离感受到人民领袖的风采、感悟到伟大思想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对政协工作的倾心关注,还体现在全国两会期间与委员们的共商国是、亲切交流中。
总书记提出了很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在这里,总书记首次提出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在这里,总书记深刻阐述“新型政党制度”的三个“新”;
在这里,总书记对进一步做好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出“四个坚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
在这里,总书记给民营企业吃下“定心丸”:我们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
…………
这又是一个重要时刻。2019年9月20日,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隆重召开。
以中共中央名义召开政协工作会议,这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人民政协的历史上都是第一次。
“人民政协在协商中促进广泛团结、推进多党合作、实践人民民主,既秉承历史传统,又反映时代特征,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的特点和优势。”
“人民政协要通过有效工作,努力成为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台、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
“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把人民政协制度坚持好、把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好,增强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责任担当,把更多的人团结在党的周围。”
…………
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的讲话,科学回答了人民政协事业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标志着我们党对人民政协工作的规律性认识达到新的高度,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出台《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工作条例》,以及《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法规、重要文件,对新时代政协工作作出制度安排。
——发挥全国政协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确保把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政协全部工作之中。
新时代以来,全国政协坚持党对人民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在履职工作全过程、各环节。全国政协党组肩负着实现党对政协工作领导的重大政治责任,发挥着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
制定和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将年度协商计划、常委会工作报告、全体会议等重要工作、重要事项及时向党中央请示,确保全国政协在党的领导下有效开展工作。
健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共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制度、工作台账、督查机制。对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政协工作重要批示和中共中央关于人民政协工作重要文件落实情况开展“回头看”。
抓大事、议大事,研究部署全国政协各项工作,把党的主张通过民主程序转化为政协全国委员会的决定和广大政协委员的政治共识;对重要协商议政活动,政协党组专题听取机关党组和各专委会分党组工作情况汇报。
——以党建促履职,在政协委员和机关党员干部中形成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决策部署的政治共识和行动自觉。
首次召开政协党的建设工作座谈会,建立每年一次的中共党员常委会议制度,建立党员常委履职点评制度,成立全国政协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会议研究党建工作……
扎实有力的举措让新时代全国政协的党建工作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效。
党建同履职结合越来越紧密。在重大会议活动、视察考察调研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已成常态,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成为履职活动中一以贯之的导向,与委员谈心谈话日益深入。
党组自身建设迈上新的水平。在落实全国政协党组工作部署、谋划推进履职工作过程中,机关党组、专委会分党组切实增强高度的政治意识,把好把牢政治关。机关党组会议议事决策功能强化,专委会分党组会议的频次和规范性明显提升。
党员委员发挥作用更加积极有效。党员委员带头履职尽责,带头担当作为。党员委员与党外委员的联系交流渠道进一步拓展,通过讲党课、谈心谈话等形式,把党的主张有效转化为广大委员的共识。
加强思想政治引领
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唯有理论上的清醒,才有政治上的坚定。
2018年,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表决通过政协章程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人民政协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全国政协和政协机关把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建立了“第一议题”制度等多种学习制度、丰富了学习形式,充分展示了在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方面的“广覆盖”和“深加工”,推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抓实政治培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2023年5月30日,十四届全国政协履职不久,即举办新任委员学习研讨班,全国政协主席出席开班式并作讲话,19位全国政协副主席出席学习研讨班,其中10位副主席担任专题授课主讲人或主持人,1100余位新任全国政协委员参加学习研讨。
规格之高、阵容之大,在全国政协历史上并不多见。
学习内容更是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等精心设计,务求入脑入心。
“本届全国政协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履职第一课,组织引导广大委员深入系统学习,抓住了关键、抓住了根本,有助于提高新任委员的政治站位和政治能力,更好为国履职、为民尽责。”参加研讨班的政协委员纷纷表示。
通过组织新任委员学习研讨班、专门委员会主任会议暨学习研讨班、委员专题学习研讨班、各级政协干部专题培训班等,推动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实现思想上共同进步、行动上步调一致。
——鼓励委员读书和理论研究,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领会、理论阐释,深刻领悟其精髓要义。
委员读书不同于一般的读书活动,自2020年4月启动以来,就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融入读书活动全过程。委员读书群,作为全国政协打造的时时在线的“大学堂”,实现了思想的沟通交流、引领的润物无声。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读书群非常活跃。该读书群将《习近平著作选读》等作为重点研读书目,开设“原文学习”“专家视点”等专栏,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注重常态化学习交流。仅2023年就举办86场线上专题讲座、16场线下学习座谈活动。
理论研究则是深化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的重要抓手。
2023年11月,举办“发挥人民政协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作用”理论研讨会。
2024年8月,全国政协办公厅召开了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总结人民政协75年来的发展历程和宝贵经验,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发展”为主题的第三季度理论研讨会。此前,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分别召开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为主题的理论研讨会。
作为一种机制性安排,理论研讨会每季度都要召开一次。政协委员们一起交流研讨学习体会和理论研究成果,共同提高。
此外,全国政协还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理论研究工作的意见,建立理论研究课题库、专家库、机关干部理论研究人才库,组织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围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学习研究、以研促学。
——统筹视察、考察和调研,让广大委员亲历伟大变革,深刻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2021年,全国政协在江西、贵州开展了“学习百年党史,增进‘四个认同’”党外委员专题视察,视察团覆盖了全部34个界别。7天时间,委员们先后赴井冈山、遵义等地视察,参观了井冈山革命遗址、遵义会议纪念馆等革命遗址遗迹。
绿水青山中的家园,特意保留的过去低矮破旧的土坯房……革命的历史印记与如今的乡村新貌相互映衬,这让全国政协委员田静深受感动。她说,正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出来的道路,为现在的我们开创了一个美好时代;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通过专题视察、考察和调研,亲耳聆听、亲眼见证、亲身感受国家发展进步成果,促进党外委员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这是政协的优良传统,也是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的具体举措——
“深化闽港合作”香港特别行政区全国政协委员考察团的委员们,充分认识深化闽港合作广阔前景,进一步坚定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进“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的信心;
“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高水平开放”无党派人士界别考察团的委员们,实地感受海南抓住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历史性机遇不断取得的新成效,深刻领悟在海南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这一国家战略的划时代意义;
…………
发挥人民政协智力优势
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履职尽责
“人民政协要以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为履职方向,以促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为工作重点,紧紧围绕大局,瞄准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重要问题,深入协商集中议政,强化监督助推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人民政协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找准方位、发挥优势指明了方向。
新时代以来,全国政协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履职尽责,把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献计出力作为履职主线,紧扣“国之大者”和民之关切,建睿智之言,聚磅礴之力,助推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20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天安门广场见证重要历史时刻。
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建党百年之际,恰是脱贫攻坚交卷之时。我们在脱贫攻坚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这里,也凝聚着人民政协的智慧力量。
助力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始终是全国政协和委员们不变的心头牵挂。
2017年,一场6位副主席分别带队,101位委员和50多位专家组成44个调研小组,历时4个多月,覆盖15个省区市、75个县区,主题为“实施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的监督性调研成为十二届全国政协收官之年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从连片特困地区到革命老区,从民族地区到边境地区……全国政协助推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展视察调研的脚步遍及脱贫攻坚的所有主战场。
历时8年,全国政协每年都将“脱贫攻坚”确立为重点协商议题,连续4年围绕“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高扶贫实效”“实施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相关议题召开4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
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十三届全国政协各专委会还会同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开展联合调研,联动协商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实地进行“‘十四五’时期巩固西部地区脱贫成果”重点提案督办调研。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巩固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十四届全国政协步履不停。
——聚焦高质量发展,助力“五年规划”制定和实施。
围绕“十三五”规划制定,2015年,十二届全国政协用3个月时间密集开展56次议政活动,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建言献策;着眼贯彻新发展理念和实施“十三五”规划,紧扣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组织委员分8次深入13个省区调研,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任务贯彻落实。
围绕“十四五”规划制定和实施,十三届全国政协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开展常委会会议、视频调研会、形势分析会等35次议政活动,并及时召开常委会会议专题学习“十四五”规划建议,围绕贯彻落实继续提出意见和建议。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围绕“十四五”规划实施中的重大问题,全国政协确定十个重点监督题目,由十个专委会分别领办开展协商式监督,助推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落实。
——围绕生态领域重大问题,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围绕生态领域重要问题履职、为美丽中国献计出力,也是新时代以来全国政协的着力重点。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大气污染防治”“加强草原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2023年4月至6月,全国政协环境资源界别、人资环委部分委员及有关专家围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主题开展调查研究。
两个月的时间里,调研组深入6省市的89个村、社区、企事业单位,综合运用座谈、“站谈”、小分队随机走访,听取专家意见,充分运用科研机构、互联网数据等研究成果和信息,开展了针对不同社会人群的问卷调查,委托福建等6省市政协联动调研……
仅十四届全国政协就围绕该议题提出提案700余件,报送社情民意信息1400余篇,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集思广益、凝心聚力。
——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助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人民政协置身其中,肩负使命,展现担当。
2023年3月31日,全国两会闭幕不久,十四届全国政协召开首场双周协商座谈会,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协商建言。时隔三月,6月26日,全国政协再次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召开了首场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从十二届到十四届,全国政协围绕全面深化改革重要问题开展委员专题调研和视察考察950余场次,召开各类协商议政会议230余场次。
2024年7月23日至25日,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闭幕不久,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专题传达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7月29日,全国政协紧接着又召开了第二十二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围绕深化高校育人模式改革、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协商议政。
十四届全国政协履职一年多,组织开展150余项调研视察活动,举办30余场协商会议,其中70%的调研议题都紧扣重要改革问题展开。
2024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
“国之大者”也是“民之关切”,“民之关切”也是“国之大者”。
翻看每年全国政协委员视察考察一览表,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东北三省工业转型升级到优化营商环境,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到构建新发展格局……他们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步履匆匆。
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上用较大篇幅阐述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涵,并指出,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要发挥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
2023年3月,新修订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将“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确定为人民政协性质定位的重要内容。
新时代以来,人民政协坚持发挥好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不断丰富协商形式、拓宽协商渠道、完善体制机制、加深民主内涵,把协商民主贯穿履行职能全过程,推动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
——丰富协商形式,进一步完善协商议政格局。
2024年9月13日,十四届全国政协召开第二十三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围绕“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深入协商议政。
这是十二届全国政协创设双周协商座谈会制度以来召开的第167次会议。
2013年,全国政协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创设双周协商座谈会制度,每两周召开1次,一年20次左右,聚焦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经济社会发展和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通过“小切口”,解决“大问题”。十多年来,双周协商座谈会成为沟通思想、协调关系、凝心聚力的重要协商平台。
丰富协商形式,不止是频次的增加,还有空间的变化。
打开手机,登录“委员履职平台”,34个界别、2000余名全国政协委员可以进入同一个“进行中”的主题议政群参与讨论。
2018年8月,全国政协委员移动履职平台正式上线。以此为依托,十三届全国政协创新召开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
镜头一切,一辆自动驾驶汽车正在湖南省衡阳市马路车流中路测,实时画面同步到全国政协机关主会场屏幕上。这是十四届全国政协第四次远程协商会上的一个场景,北京主会场与上海、浙江、安徽、广东等地的委员围绕“深化人工智能多场景应用,提升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协商议政。
协商密度的增加、履职方式的优化,一改往日“年委员、季常委、月主席”现象,成为新时代以来全国政协创新开展协商民主实践的重要成果。
而今,人民政协已经形成了以全体会议为龙头,以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和专题协商会为重点,以双周协商座谈会、远程协商会、界别协商会、对口协商会、提案办理协商会、重点关切问题情况通报会为常态的协商议政格局。
——加强“三化”建设,构建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
发挥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不断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是新时代人民政协的重要任务。
新时代以来,全国政协围绕学习培训、调研视察、协商议政、谈心交流、新闻宣传、委员读书等工作,完善工作制度体系,夯实履职制度基础。
在协商规则方面,出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协商工作规则》,提出协商需紧扣主题、平等意识、互动交流、体谅包容、有效表达;
在民主监督方面,首次制定民主监督工作计划,围绕“十四五”规划实施开展为期5年的专项监督,并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主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
在会议组织方面,制定《全国政协重要会议筹备组织工作细则》,进一步细化会议议题、出席人员、筹备工作、新闻报道、会议成果报送等工作;
…………
着力梳理现存制度,有不适应的及时修订完善,没有的抓紧建章立制,推动政协履职更加有章可循、有制可依、有规可守。
仅十四届全国政协开局之年,就制定和修订87项制度,梳理汇编全国政协层面57项制度,并对重点制度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督查。
——提升协商议政质量,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
2023年3月,十四届全国政协增设的“环境资源界”首次亮相。
界别设置直接关系到人民政协的组织构成和作用发挥。而每一次界别调整,都是为了顺应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的需要,增强界别代表性、更好反映各方面愿望诉求。
根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部署,2018年,十三届全国政协组建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增强了对“三农”领域重大问题深入协商的能力。
人民政协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不靠说了算,而靠说得对。如何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发现问题于“青萍之末”、以高质量建言服务党和国家科学民主决策?
针对协商议政中一些深层次问题组织力量跟进研究,通过“调研—协商—再调研”把问题研深议透,是人民政协坚持问题导向、提高调研议政质量的“看家本领”。
2023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印发,十四届全国政协将调查研究作为推动新一届全国政协实现良好开局的基础性工作来抓。
改进调查研究工作,组织跨专委会、跨界别的重大专项课题调研;首次安排10个专委会分两次在常委会会议上报告重大课题调研情况,交流经验做法;加强全过程协商沟通,推进调研成果转化……调研有计划、工作有方案、实施有组织、办理有反馈。
实践证明,人民政协既秉承历史传统,又反映时代特征,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的特点和优势。
坚持大团结大联合
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在全国政协机关办公楼门口两侧,各有一幅浮雕题词,一边是毛泽东同志的“团结战胜一切”,一边是周恩来同志的“坚持统一战线”。
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人民政协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服务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在各个历史时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新时代以来,人民政协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搭建更多平台,在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汇聚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发挥制度优势,推进合作共事。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
“说它是新型政党制度,新就新在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能够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国各族各界根本利益,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代表少数人、少数利益集团的弊端;新就新在它把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起来、为着共同目标而奋斗,有效避免了一党缺乏监督或者多党轮流坐庄、恶性竞争的弊端;新就新在它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囿于党派利益、阶级利益、区域和集团利益决策施政导致社会撕裂的弊端。”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创新发展,为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人民政协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履职尽责提供了科学指引。
新时代以来,人民政协建立并逐渐完善各民主党派参加政协工作的共同性事务情况交流机制,相关提案办理、大会发言机制也在不断优化。
而在全国政协经常性工作和各类会议中,来自党派的提案、大会发言、社情民意信息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
仅2023年,有关专门委员会同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就关乎国家战略和民生发展的重大议题开展联合调研5次、联办协商活动9次,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提交提案563件、大会发言144篇。
在58件全国政协2023年度好提案中,有8件民主党派中央集体提案,2件民主党派界别提案,1件民主党派小组提案,至少14件民主党派成员个人提案。
“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
——凝心聚力,共谋长治久安。
民族宗教工作,事关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事关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各级委员会设立民族宗教界别;设置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充分发挥少数民族界和宗教界委员主体作用……人民政协汇集56个民族、五大宗教代表人士,创新工作思路,加强团结联谊,促进民族关系和谐、宗教和顺。
新时代以来,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主动服务国家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十四届全国政协履职一年多来,围绕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推进新疆伊斯兰教中国化等赴西藏、新疆、四川涉藏州县开展调研视察,召开少数民族界、宗教界反映社情民意座谈会,组织开展“委员促三交”系列活动等,就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加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等开展深入研究。
——团结奋进,共促民族复兴。
“有人说我是澳门人,有人说我是香港人,但我会说我是大湾区人。”何超琼委员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委员通道”集体采访上说。
一句“我是大湾区人”,道出港澳委员的心声。
为加强同港澳台侨同胞的团结联谊,人民政协不断完善方法载体,工作做得更加精细,覆盖人群也更加广泛。2012年,贺定一委员提出《关于尽快出台横琴开发优惠政策落实细则的提案》,其中所建议的政策内容在随后7年里基本得到了有效落实。
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人民政协加强同台湾岛内有关党派团体、人士联系,积极参与举办海峡论坛,打造两岸民间交流交往新平台、新品牌。
拳拳赤子心,悠悠家国情。在因疫情中断三年之后,2023年的十四届全国政协一次会议上,又看到被邀请列席的海外华侨的身影。“作为一名华侨,我看到祖国发展日新月异,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感到无比自豪。”瑞籍侨领、法国法华工商联合会会长戴安友说。从2007年起,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就连续组织曾经列席全国政协会议的海外侨胞到祖国各地进行考察,为各地发展贡献力量。
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凝聚共识,是新时代人民政协对外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同国外机构交流互动、与国外智库和民间组织建立联系,邀请国际组织驻华代表、外国驻华使节、高级访问学者“进政协”,宣介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
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政协委员构成也在与时俱进、调整优化,包括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在内的更多代表被吸纳到政协组织中来,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强大共识、汇聚磅礴伟力。
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
抓好“两支队伍”建设
2024年3月2日,全国政协常委会议厅。
在欢快激昂的《团结友谊进行曲》中,33名委员从全国政协领导同志手中接过2023年度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获奖证书。优秀履职奖设立4年来,百余位委员先后获奖或被提名。
——委员发挥主体作用,履行责任担当。
新时代以来,广大政协委员以习近平总书记“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十八字要求为引领,坚持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情怀,把事业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认真履行委员职责。
翻看全国政协2023年协商议政活动台账,一年间,委员们视察考察调研的足迹走遍祖国大地。特别是每到全国两会前,他们履职尽责的身影更加忙碌。完善提案、收集社情民意信息……这些干货满满的内容既来自对本职岗位的思考、政协工作的认识和界别群众的呼声,也离不开长期深入基层、倾听民声、了解民意的积累。会后,委员们还把全国两会精神第一时间带回各地,开展系列宣讲活动。“把老百姓的意见要求反映好,还要把党的好政策宣传到位”成为委员们常说的一句话。
关键时刻,重大关头,更是活跃着政协委员的身影。
2019年,面对香港局势动荡变化,港区全国政协委员主动发挥“双重积极作用”,联系各界人士凝聚止暴制乱、恢复秩序的正能量,并持续发声支持香港国安法,身体力行维护香港社会的繁荣稳定,唤起香港同胞爱国爱港真情感。
2020年,在抗击新冠疫情一线,王辰、吴浩、胡豫、黄璐琦、朱同玉等委员白衣为甲、逆行出征;各级政协委员发挥自身优势,投身科研攻关、捐钱捐物、献计出策、复工复产、舆论斗争当中;委员们通过提案工作“快速通道”、社情民意信息“直通车”等,报送相关情况及意见建议达1300多条,为党政部门提供了富有价值的决策参考。
新时代以来,全国政协制定实施强化委员责任担当意见,修订实施委员履职工作规则,进行委员履职情况统计,建立健全委员履职档案、常委提交年度履职报告、委员分批次列席常委会会议等制度机制。委员们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履职能力,讲实话、道实情、谋实招,展现出新时代政协委员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联系界别群众,彰显“人民政协为人民”的履职理念。
“血管里的斑块需要管吗?”“血脂高了怎么办?”“阿司匹林怎么吃才有效?”……
2023年9月26日,湖南省益阳市妇幼保健医院科技楼会议室内,刘梅林委员关于“如何做好心血管病防治”的科普讲座,吸引了一大批基层医务工作者。
这是全国政协开展的“科普万里行”活动。此项活动是全国政协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的一项专项工作,是全国政协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的一项重要举措。
2023年,委员们发挥自身特长和优势,共开展近2500项“服务为民”活动。
雪中送炭、扶危济困——农业界委员拍视频、做直播,乡亲们种植的“疑难杂病”不出家门就被解决了;
春风化雨、解疑释惑——科技界委员走上“委员科学讲堂”,为学生们科普最前沿的话题;
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经济界委员“进校园促就业”活动陆续展开;
…………
寓联系于关切民生,融服务于倾听民意。全国政协制定《政协全国委员会关于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的意见(试行)》,仅2023年间,就开展联系界别群众活动6806项,把“有事好商量”带到界别群众中。
——强化服务保障,建设模范机关。
新时代以来,全国政协机关的政治意识不断增强。“政协是政治组织,政协机关是政治机关”,“政协机关身处践行‘两个维护’的第一方阵”,“要自觉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对标对表,同党中央决策部署对标对表,提高政治站位、把准政治方向”,这些要求时时记在心上。
仅2023年,全国政协机关领导班子成员讲专题党课6次,机关各部门单位负责同志讲专题党课86人次,举办2期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4期局处级干部专题读书班,制定全国政协机关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和培训工作办法,机关干部政治素质、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不断强化。
制度机制不断完善。截至2024年2月底,梳理汇编机关层面171项制度,机关工作进一步有章可循、有制可依、有规可守;“任务分工—督办落实—抽查检查—定期报告—跟踪问效”全链条工作流程和“年计划、季统筹、月安排、周调度、日报告”协调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工作的计划性、超前性、系统性、创新性、针对性、实效性不断增强,工作质量和效率切实提高。
为委员履职提供高质量服务。设立委员联络机构、建立服务委员工作台账、加强专委会办公室建设、健全服务保障工作机制……十四届全国政协将全国政协和机关建设成为政协委员之家。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工作态度在机关蔚然成风,机关服务保障全国政协和委员履职展现新作为,模范机关建设迈上新台阶,机关干部队伍展现新风貌。
团结凝聚力量,奋斗铸就伟业。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这样撼天动地、气吞山河的话语描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踏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人民政协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发扬优良传统,牢记政治责任,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画好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最大同心圆,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壮美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