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情民意
2025年第152期
安庆市政协调研室 2025年8月11日
关于加大觉寂塔保护利用力度的建议
潜山市政协反映,觉寂塔(又名三祖塔)位于潜山市天柱山南麓三祖寺内,是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唐天宝四年(745年),现存结构为唐代塔基、宋代塔刹、明代塔身的独特组合,距今已有1200余年历史。塔身为楼阁式砖构,五层八面,通高约30米,以仿木斗拱、飞檐翘角为特色,顶覆宋代生铁塔刹,悬51只风铃,兼具建筑艺术与宗教文化价值。该塔不仅是禅宗三祖僧璨弘法的象征,更承载了历代皇封御赐的文化记忆(如唐代宗赐名“觉寂塔”,宋代赐佛牙舍利建资寿塔等),是研究禅宗汉化与古建筑技艺的重要实物载体。该塔于明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经院僧了莹修缮。此后直到1946年近400年间,屡坏屡修,使之保存迄今。1981年,安徽省政府公布觉寂塔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文物部门进一步加强了保护,但自2016年后,因项目资金、技术等原因,未对该塔进行修缮,目前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不利于将优质遗存资源禀赋转化为优质文旅资源,文旅价值难以充分发挥。
一是结构老化,隐患突出。塔身主体为明代重建(1564年),砖体风化、白灰层剥落严重,木构廊柱虫蛀腐朽,塔顶相轮铁链锈蚀,存在结构失稳风险。塔刹铁质相轮重达1.5吨,连接塔体的木柱与铁链因风雨侵蚀承重能力下降,遇极端天气可能引发倾覆。
二是保护机制不够健全。日常维护主要依赖寺院自发管理,缺乏专项监测与定期评估。对比天柱山旅游度假区境内的太平塔(2012年因杂草侵蚀塔体获专项维修),觉寂塔尚未纳入系统性保护计划。
三是文旅价值未充分释放。登塔通道常年关闭,游客无法登临观景(原可鸟瞰天柱群峰、潜河轻舟),削弱了文化体验感。周边文旅融合不足,未能与天柱山5A级景区、薛家岗遗址等联动形成文化集群效应。
觉寂塔是皖文化的地标性遗存,受到海内外信众和游客的青睐,其修缮不仅关乎古建筑存续,更是对禅宗中国化历史脉络的守护。亟需按“保护优先、科学利用”原则,整合政策与资源,使千年古塔重焕生机,更好发挥其作为历史文化、信仰和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社会功能。
为此建议:
一、尽快实施抢救性修缮。优先加固塔刹与塔基,采用无损技术检测内部结构,对相轮铁链防锈处理、木柱更换碳纤维加固,参照“修旧如旧”原则,保留历史原貌。成立高级别专家组指导工程建设,引入遥感监测与三维建模技术,建立病害数据库,制定长期养护标准。
二、积极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组织专业团队系统整理觉寂塔的历史沿革、建筑特色、文化价值等史料,编制详实的申报文本和保护规划。加强与国家、省级文物部门的沟通对接,争取专业指导与政策支持,突出其在禅宗文化传播、古建筑技艺研究等方面的独特价值,力争早日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为后续保护利用争取更有力的政策与资金保障。
三、深化活化利用。在确保游客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有限开放登塔游览,增设AR技术还原历史场景,结合禅宗公案(如三祖解缚四祖)开发沉浸式文化展演。串联三祖寺、薛家岗遗址、程长庚故居等节点,打造“古皖文化走廊”,纳入天柱山旅游路线。
四、健全长效管理机制。聘用专职文保员,联合寺院、镇村等成立志愿巡查队,落实日常防灾除患制度,明确权责边界,控制环境荷载。